【资料图】
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明确表示: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司法回归本源、捍卫公平正义。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因社会上一些本来前因后果一清二楚,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的事情,就因为一方到处闹、耍滚刀皮,往往裁决的结果让老实人吃亏,让社会对公平正义失去了信心,致使出现一些“扶不扶”“救不救”的问题出现,本该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出现了考量的选择题,诚信、道德从何建立,让人们无所适从。
我们自古就有邪不压正的朴实正义感,守法具有平等性,不能让违法者获利、守法者吃亏,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的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司法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善良风俗。
法律是拿来信仰的,守护司法公平公义,既要防止“谁闹谁有理”,也要关注“不闹不解决”的尴尬。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既要严格执法,一切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切实回归到这个朴素价值本源上来,不断夯实公众信仰法律、尊崇法治的基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慧芳
编辑 白春霞
二审 安慧芳
三审 朱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