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2023年一季度掀起的波澜,青岛区市二季度考核再有大的变化。
7月30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微信公号“岛城先锋”发布《2023年二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摘星夺旗”考核结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考核办法规定,胶州市、黄岛区综合成绩居前2位,夺得“真抓实干、勇当排头”红旗;城阳区、市南区提升2个以上位次,夺得“加压奋进、进位赶超”红旗。
这其中,黄岛区、胶州市和崂山区依然占据三强席位,但三强排名首次发生了变化。
胶州超过黄岛,首次位列第一。
城阳区则从上一季度的倒数第一跃升为第五位,提升了五个位次,也是自考核以来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
平度则一路下滑,直接跌到了倒数第一。
1
从各区市经济运行、项目签约落地、城市更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4个板块具体排名来看,崂山区和黄岛区各摘下两个第一。
获得一项第二和三项第三的胶州,意外获得了综合考核的第一名。
合理的解释是, “经济运行”和“项目签约”两大板块在综合考核中的分量比较重。
在去年考核办法中,经济运行占比60%。
黄岛区在经济运行考核中只排到了第三位,应该是拉了不少分。
而在经济运行中高居第一的崂山区,在项目签约考核中却只位列第五,同样失分不少。
相对来说,胶州赢在了“均衡发展”上。
但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 涉及到城市更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两大板块难以绝对量化的指标,各区市的得分往往比较高,而涉及到经济运行和项目签约两大板块量化非常精准的指标中,各区市得分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从侧面说明,青岛应该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和项目签约两大板块的考核力度。
很简单, 城市更新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是手段,而经济运行和项目签约才是最终目标。
再具体来看,经济运行考核前五名,基本和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一致。
唯一一个反差比较大的是即墨区。
即墨区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排名倒数第二,经济运行排第七,项目签约更是高居第二。
显然,即墨在市场主体满意度和“六大环境”任务推进情况中,应该在某一关键事项中失分不少。
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反噬项目签约和经济运行。
今年6月21日召开的即墨区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即墨区主要领导除了谈到项目建设和工业增长,重点还提到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服务理念,抓好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结合“强基础提能力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畅通一批体制机制的梗阻,为企业解决一批实实在在的困难。
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二季度同时夺得“加压奋进、进位赶超”红旗的城阳区和市南区,发展思路和趋势其实完全不同。
一季度城阳位列倒数第一,但城阳给人的感觉是并不着急,很大程度是因为城阳在项目签约一直位居前列。(相关阅读:《青岛区市考核,终于出现了大洗牌》)
城阳的思路是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两条主线紧密结合。
一个例证是,城阳目前招引落地的制造业大项目,几乎都选址在原来的低效片区用地。
比如,在7月15日的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半年观摩总结中,有一个来自城阳的项目——中电科产业园项目。
今年1月31日,青岛举行全市“振兴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也有一个来自城阳的项目——和而泰青岛东北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在此前的低效用地和原有厂房基础上建设改造。
在二季度考核中,城阳区再次位列项目签约的第四名。
市南的问题则是不够稳定,主要表现在项目签约不稳定。
此前,青记在《青岛区市考核,终于出现了大洗牌》中曾点出市南的问题:
市南区也要注意城市更新建设和实体经济、招商引资“分裂发展”的隐患。
5月6日,青岛主要领导到市南区调研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时强调,要把城市更新和产业振兴结合起来,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改造,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要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力度,有效盘活闲置资源。
还是那句话,城市更新建设不能寄希望于政府大包大揽投资,更不能寄希望于简单政府搬迁,而是要真正引入企业,导入项目,把有活力的年轻人留在老城区居住、工作、生活。
在二季度考核中,市南区项目签约位列倒数第二;
此外,轰轰烈烈的区政府6月底搬迁一事如今声浪小了很多,也反映出市南抓工作的连贯性。
其实,市南区面临的隐忧,同样也是市北区和李沧区的主要问题所在。
在今年二季度考核中,市北区又从第六位滑落到了倒数第二位;李沧区则勉强保住了第七的位子。
而且,在二季度的项目签约考核中, 市北区、市南区和李沧区分列倒数后三位,也再次说明市内三区抓都市工业、楼宇经济的能力亟需提升。
3
从2022年一季度开展摘星夺旗以来,平度一路下行,直到2023年第二季度跌到了最后一名。
平度的排名下滑是全方位,在四项指标中三项倒数第一,只有项目签约位列第7位。
对于平度来说,最大的发展机遇可能就是 借势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潍莱高铁等带来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好这种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空间充足的优势,加大物流、家电、化工等优势产业大项目的招引落地力度。
7月19日青岛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走进的平度两个项目中国钢研集团青岛产业基地和东橡科技新材料项目 都位于平度临空经济区内,一个由央企投资,一个则是本区企业的增量投资。
其中,中国钢研集团青岛产业基地项目由中央直属科技型企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1100亩,总投资40亿元。
东橡科技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由2022年就落户平度南村镇的青岛环球输送带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后者是国内专业生产多用途橡胶输送带的大型企业,也是亚洲最大规模的输送带生产企业,出口份额占中国输送带总出口量的30%。
同时,平度还需要明确一点,在扬长之时也要避短,对资本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招商引资更加谨慎。
2019年前后,平度引进了天际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这一项目被看作是平度在整车制造项目“零”的突破
2020年11月,平度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资2547.1218万元,认购天际汽车5.0942%的股份。
但到了2023年4月,天际汽车(长沙)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知称,受公司资金情况和生产与销售计划影响,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产、停工政策。
平度的造车梦戛然而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