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全球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下,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凸显,低碳经济也正是在此形势下产生,其作为环境与社会平衡发展的经济发展形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而如何基于低碳经济视域,有效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新的发展态势下的发展质量。本文首先论述了低碳经济视域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低碳经济视域下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以期为我国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引言
气候变化危机正在成为人类发展新的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已经逐步落后于时代发展,人们普遍追求自然社会更加和谐发展的低碳经济。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更应该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出努力。在实际工作中,现代企业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要从整体规划、生产设计、销售模式变革等方面开展工作,以体系化的眼光审视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变革要求,让自身发展与国家号召同步。
一、低碳经济的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产业升级等,降低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形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设计研发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机遇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碳交易形成了巨大的碳金融市场。具体来说,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行业或部门可能会排放的温室气体,政府会制定排放总量的上限,然后给企业发放有限额规定的许可证,碳排放者之间许可证能够相互进行交易,企业的排放量如果超过了许可证所规定的上限,那么该企业要想继续排放二氧化碳,就必须在碳金融市场公开购买排放配额。随着碳交易逐步的盛行,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另外,在国际碳金融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碳金融概念的初步形成期,未来可以发掘出巨大的碳金融商机。在此基础上,企业在发展中落实节能减排,其富余下来的碳排放指标则可以进行交易,实现碳变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因此增加。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世界所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奠定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样也是我国企业应当严格予以落实的政策号召。企业在对低碳技术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也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对企业而言,有了国家对低碳技术的支持,在管理创新上,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发展所用。因此,不论是在技术、制度、经验上,当代企业基于低碳经济视域进行管理创新均具有可行性。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不足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要的问题是低碳经济的意识不强烈。由于低碳经济的商业价值很强,在国内及全球经济中占比大幅上升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一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低碳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抓住市场契机,由此会发生企业在管理上失衡的情况;其次,现阶段企业的低碳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应用中也未能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更没有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指标,因此企业要站在战略角度、管理角度、技术角度等方面,重新对低碳技术的整体研发进行审视。最后是企业缺乏对风险的规避能力,因此没有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一味地采取效仿和跟从的方式,发展会受到直接影响,对企业管理非常不利。
五、低碳经济下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
(一)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注重企业核心人才队伍的长期培养
在低碳经济视域下,为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够更加科学和规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着手,严格地规划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此建立完善的发展战略。要本着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的原则,合理地划分组织结构。这里以A企业为例,在低碳经济下,A企业针对工作实践中不同的工作内容,将绩效考核同工作状态、人际关系状态相互联系,促进了对人力资源工作的综合利用。企业管理职能也应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人性化管理转变,以促进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优化。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要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开展工作,因此企业应该科学、合理、规范地分配人才,以避免人员的重叠,确保人员一人一岗,并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要求企业管理层基于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的人才评估体系,结合企业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状态,对员工的职责进行进一步合理地划分。而这类管理机制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在其中可以成为员工的“伯乐”,发掘优秀的人才。企业同时应注重将这种“各尽其才”的管理制度,落实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企业核心人才队伍的逐步形成。
(二)强化生产技术创新工作,以大数据技术推动市场机制创新
与此同时,在低碳经济视域下,企业应当将生产技术创新作为自身实现长效发展的重点内容,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并逐步搭建起涵盖管理、技术、市场、销售等全领域的低碳发展体系,促进企业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例如,某石油企业着眼于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流程、施工设备连接线路、应用原材料进行了优化,并与当地高校联合,一同促进石油开采技术体系的完善,从而实现了生产成本缩减、人员业务缩减、环境污染降低的多重共赢。
应当明确的是,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通过对现代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技术的运用,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挖掘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而这对企业市场战略和长远战略的制定起着积极的作用。这里以某生产制造企业为例,有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加持,产品设计方向和用户需求把握更加精准,企业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整体市场偏好的宏观分析。另外还采取了调查问卷和有奖问卷的方式,对用户喜好的分析也更为准确。由此能够更好地判断当下的产品方向以及流行趋势,产品设计也更为人性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更好地对发展方向进行把控,企业的技术优化、管理优化、市场创新,均有助于企业以更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重视在产品设计、商品销售中,践行低碳理念
而在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时,低碳经济理念要求产品设计更加着眼于质量和产品内涵。进行设计时,企业应首先从原材料的环保性、实用性予以考量,降低资源浪费,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里以某家装企业为例,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对原材料的检验环节进行加强,制定完善的检验标准。而企业设计的产品也更加环保、低碳,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该企业的销量虽然没有大幅提升,但是销售的单价得到了提高,这也是实现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人们需求三者均衡的重要体现。在低碳经济时代,低碳产品是发展趋势,低碳产品更容易占领市场,因此,企业要牢牢把握此项,在进行营销宣传时,更要坚持低碳宣传,从实际效益来看,将促进企业社会影响、市场规模的双重提升。
(四)把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放到研发低碳技术方面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能够在市场站稳脚跟的重要因素,即坚持对先进低碳技术的设计和研发,能够始终将低碳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来抓。以此为出发点,企业更要对原有的生产模式进行革新,通过新能源技术进行迭代,并进行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而言,要引入低碳技术,增强产业链的发展活力,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最终实现产品的低碳化发展。
(五)牢牢把握住市场需求,抓好企业的转型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不能盲目效仿,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并对低碳经济有全面的认识,由此来确定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方向,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把握市场需求并实现企业低碳升级发展的目标。
(六)全面掌握国家有关低碳的政策,积极争取低碳经济优势资源和项目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要采取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发展策略,将低碳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如今,低碳行业发展的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还不够,消费需求不强,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发展的良好契机,企业要从国家相关政策中抓住机会,积极设计研发低碳优势资源、产品和项目,从而占领市场先机,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节能减排这一大的方向下,低碳经济是发展的大趋势,要求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创新,这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应从企业宏观布局、人员管理机制、产品设计理念、产品生产技术优化、产品销售理念创新等方面展开工作,以此促进民众消费体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环保效益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李文娟.低碳经济背景下关于企业管理变革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1-3.
[2]何昕煜.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中的绿色市场策划路径[J].祖国,2017(22):101.
[3]刘智英.低碳经济下工业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6(12):104-107.
[4]李泽洪.低碳经济、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如何转型[J].科学中国人,2016(14):97-98.
[5]任君.低碳经济下五维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构建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杰,1990年生,男,河北曹妃甸人,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历史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学专业同等学力研究生在读,就职于唐山市曹妃甸化学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键词: